河南镇平:一代“老玉匠”如何蝶变“玉雕大师群”-琢艺轩和田玉 移动版
河南镇平:一代“老玉匠”如何蝶变“玉雕大师群”
2018-01-08人气:来源:和田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绝高的地位。除了非凡的石头禀赋,玉文化体现更多的是它的造型与含义。玉雕匠人,就是赋予玉石灵魂的艺术创造者。河南镇平,一个不产玉的豫西南小县,改革开放后仅用30年时间,就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玉都”。层出不穷的玉雕大师,是其中的根本。一代“老玉匠”如何蝶变为“玉雕大师群”?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克钊,回味一段风云激荡的往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亭台轩榭,曲径通幽;花窗影壁,小桥流水。这不是江南水乡,而是南阳镇平县的玉雕大师创意园,张克钊就住在这样的“园林别墅”里。

  貌似“别墅”,实为大师们的创意、制作、销售玉石作品的地方。61套“大师工坊”,不仅是镇平县的玉文化产业试验区,还是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4A级景点。占地600亩地,投资13亿的创意园,除安排大师们生活起居外,还具备品玉区、鉴玉区、洽谈区、加工区、设计区、材料储备等功能。

  “没想到,一个靠手工活儿吃饭的学徒,现在能住这么好的地方,还不愁买卖。伺候玉,我要干一辈子!”张克钊兴奋地说。

  镇平的玉文化故事,听张克钊娓娓道来。

  张克钊的经历正是第二代镇平玉雕人的缩影。“当时就是为了混口饭,没想过这还算艺术……”虽然已是业内数得着的“玉雕大师”,但张克钊朴实的更像个庄稼汉。

  1994年,张克钊经同村人介绍,每月掏80元学费到镇平县一家玉雕培训班学习,自此走上了玉雕创作之路。

  像70年代出生的所有学徒一样,张克钊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属于玉器行业,只是被动地卷入到时代洪流中。身边有人进入大玉器厂,有人简单拜师实习……虽然入行模式不尽相同,但镇平玉雕人却逐渐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几百斤的原料,反复倒几趟公交车才运回作坊。水车咿呀,刻刀雕磨,雕刻工作总是伴随着枯燥,品味着落寞。和所有初始的玉匠一样,张克钊用汗水和智慧艰苦地感悟着创作。一尊尊玉佛,一只只玉镯,在生活与创作中不断寻找物质与灵感的结合。

  直到1998年,玉雕开始在镇平县以“产业”形态出现,全县从事玉器生产、加工、经营者大规模涌现,玉匠、玉商群体迅猛发展,如今已达30万之众。

  返璞归真玉成其事

  没有人否认时代带来的红利,张克钊亦然。1998年也是张克钊的“发迹”年,那年他开始独立制作独山玉。“当时就一个信念,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有价值。”

  没想到,这样的信念让张克钊初次尝到了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的玉雕艺术魅力。

  昼夜冥思,刀石相磨;黑白美玉,形显神出。2002年“天工奖”揭晓,张克钊创作的南阳玉作品《妙算》喜获银奖,独山玉因此被人们重新认识。

  玉越雕越成器。2008年,张克钊创作的扛鼎之作《心路》再创神话。同样的独山玉黑白料,生动刻画了两位藏民在朝圣途中艰难跋涉的场景,人物古朴沧桑,面部充满着虔诚信仰带来的宁静与坚定,一刹那就震慑心灵。“天工奖”也毫不吝啬给予了它中国玉雕的最高奖——金奖。

  “奖”是形式,对艺术的追求则永无止境。尝试过翡翠、加拿大碧玉等材质后,张克钊更意识到“返璞归真”的重要性,再次回到了他熟悉的独山玉雕行业。如今,张克钊被誉为“中国独山玉黑白人物雕刻第一人”,他将村居的生活搬进了独山玉雕的创作中,开拓了玉雕艺术的表现空间,表达了对土地的真挚情感。

  审视张克钊的作品,玉雕之美沁人心扉。不论是农家小院,桑麻旧事,还是小家碧玉,白发翁媪,都被他雕镂成岁月的记忆,质朴的美感似乎在此凝固成永恒。其中,作品《饭晌》通过人物群雕形式,用自然简朴的意境,展现了农村村头巷口少长咸集的饭晌场景。没有悦目光彩,而是碳笔素描,完美“俏色”出记忆中的农村,令人惊叹不已。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搞技术的。镇平玉雕行业现在已经很成熟,有专业的玉商经营,有政府提供服务保障,我只负责做艺术美就好。”张克钊说。

  聚力产业如花似玉

  张克钊思想的变化,源自他对玉文化更深的理解,以及社会给予他越来越高的认可。“这个时代,给我们玉雕匠人创造完全施展智慧的机会。”

  机会,源于南阳市、镇平县两级政府机构的扶持和玉商繁荣带来的巨大市场。

  镇平县玉雕加工历史悠久。1975年3月在镇平安国城遗址出土的2枚“圭形带穿玉铲”,从文物考证的角度,确定4000多年前镇平人就已经从事玉雕加工。文史专家的研究,让张克钊“伺候玉”的心态越来越笃定。

  方兴未艾的市场更提供了物质保障。如今镇平县玉产业市场玉料品种齐全,不仅有和田玉、独玉等国内品种,还有缅甸翡翠、巴西玛瑙、加拿大碧玉等100多个世界上已知玉种。制作的产品有摆件、饰品和实用保健品三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体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历史典故、现实写意等多个方面。玉雕加工也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玉雕专业户近1.5万户,县内拥有10大玉雕专业市场,玉雕加工群体占到全国加工群体的70%。年生产产值达120亿元,年销售额170亿元左右。

  巨大的市场更吸引了庞大的人才队伍,玉产业培训机构在镇平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不断为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目前,镇平县云集上百位大师,每年培养技术人才近万人。

  “现在的政策好。我们这些玉雕大师不仅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治荣誉,为能让我们潜心创作、相互交流,政府还为我们提供创业园。”刚从西安美院学习回来的张克钊告诉记者。

  “将来,我要跟玉雕大师们一起为镇平的玉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把家乡的玉文化做强、做大。”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玉雕摆件:面临“转型”,未来...
摆件市场,曾经是玉雕行业的瑰宝,然而...
南红玛瑙2023-12-19
玉雕的八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
南红玛瑙2023-12-15
成都国际珠宝大展5月11日举...
为凸显海派玉雕国家级非遗保护事业和广...
南红玛瑙2023-04-10
中国玉雕“神工奖”金奖作品展...
为迎接疫后珠宝消费井喷时代,整合行业...
南红玛瑙2023-02-28
琢艺轩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