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鸿,1964年12月出生在“广绿玉之乡”肇庆广宁,从小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1985年进入广宁县玉雕工艺美术厂工作,学有所成后创办鸿添玉器店。3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和创新广宁玉雕,“因材施艺、随玉而安”,精通玉雕的浅雕、深雕、浮雕、圆雕、镂雕等各种技法,创作有数篇论文和多件玉器精品。
他设计制作的《生命的演绎》《咬文嚼字》等30多件作品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中国工艺美术创作精品奖等国家级和省级大奖。2017年4月,他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宁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据黄学鸿介绍,广绿玉产自广宁县,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同称为“中国五大名石”,同时也是广东独有的石中瑰宝。2007年,广宁玉雕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与翡翠等硬玉相比,广绿玉被称为软玉,两种材料硬度落差较大。
黄学鸿从小就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高中毕业后,正值广宁县玉雕工艺美术厂招工,就报名应聘,并在三百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师从玉雕工艺美术大师欧阳良矩,成为他的首席弟子。
要成为一名玉雕师傅起码要10年的磨砺,成为工艺大师需要20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黄学鸿在玉雕厂当学徒时,白天开石,晚上上课,每天都很辛苦,但当时年轻有闯劲,希望掌握玉雕技艺。也有同批学员经受不住煎熬,选择退出。
改革开放初期,雕刻技艺百花齐放,为学到更多玉雕技艺,1992年至2002年的十年间,他分别到广州、深圳学习翡翠的设计与制作,先后得到多个大师的教导。经过多年实践,他创新了玉雕的浅雕、深雕、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2002年,为推动和发展广绿玉产业,他回到家乡创办鸿添玉器门店,从事广绿玉雕刻销售。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黄学鸿创作的作品多是来源于生活,找到民间事物与艺术的平衡点,并赋予作品文化内涵,让广绿玉焕发生命力。他喜欢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事物的美,成为创作的灵感,这让他设计的很多作品与众不同。
据黄学鸿介绍,现在的顾客以30到40多岁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他们喜欢立体感强、有好意头的玉器作品,雕刻师要有自己的创作风格,颜色上对比要明显,有生活气息,贴近生活,这样作品才会受市场青睐。为此,他经常把自己的玉器作品放到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和抖音号上展示,看大家的反应,试探市场的信号喜好,并及时做出反应,调整创作方向。
黄学鸿认为,作为一名玉器雕刻者,要学会“因色取巧,因材施艺”。广绿玉色彩丰富,要学会看表面的纹理,知道色彩渗透的深浅,并根据不同色彩进行恰如其分地设计,才能创作出浑然天成的经典作品。
珠光宝气
《珠光宝气》的灵感就来源于一次下班回家,顺手拿起桌上的匙包,此时窗外的光照在匙包上,皮的质感马上显露出来,正与手上戴的玉珠链相映成趣。作品推出后,拿下了“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的金奖。
早在2002年,黄学鸿已经着手研究广宁玉雕,弘扬玉文化,将自己所学所悟形成文字进行发表。他写过数篇关于广宁玉雕的论文和鉴赏、创作心得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广宁玉雕。此外,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生命的演绎》——黄学鸿广绿玉作品集。
为推广广宁玉雕,黄学鸿四处奔走,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于2009年成立了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广绿玉分会和广宁县工艺美术协会。此后,分会持续向外界推荐广宁玉雕,并频频参展、参赛,斩获奖项无数。三十多年来,他自己也带了50多名徒弟,让广宁玉雕得到传承和发展。
为了让广绿玉玉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几年,黄学鸿将玉雕文化推广进校园。在广东财经大学、广宁中学、广宁县洲仔中心小学等学校开设广绿玉玉雕特色课程,做玉雕文化专题讲座,将玉雕文化的种子撒播到校园里,植入青少年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