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石头底座“激荡”出的《论道》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柴艺扬对各类美石有着强烈的爱好与探究之心。只要有机会,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方设法去寻找具有当地特色的石材市场,观察购买不同色泽、肌理的神奇美石。深受好评的《论道》就是由一块金华婺江石激荡而出的佳作。
《论道》的底座是一块长约22厘米的金华婺江石,当柴艺扬在金华的一个石材市场里看到它时,就被它纯净的黑色、细腻的质地和略具特点的外形吸引了,第一感觉是可以用这块石料做一个人物件。把原石带回苏州后放在案头反复斟酌,他改变了主意,“能否借原石上天然的一个台阶,设计出一个场景?”几经思考,他想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典故。恰好手边有一块重约200克的俄罗斯籽料,白度、润度极佳,如果用来做一个传统的手把件应该是物尽其用,不过,柴艺扬要做的是“物超其用”,他从玉料中切割出两块稍有大小的精华,分别雕刻为孔子、老子两位主人公。
高不足3厘米的孔子和老子人物造型比例适当,传统人物件非常强调的“开相”在这里被基本虚化,上半身的形体与服饰只以几根准确、简练的线条勾勒;盘腿而坐的部分则表现得具象一些,以增加小件作品的稳重。
婺江石的黑与俄籽料的白,石质底坐的稳重与玉石人物的轻灵,人物雕刻手法上的虚与实,《论道》的创意与表现非常耐看,留给观者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10年前的边角料得到了最好的“升华”
2012年农历新年过后,柴艺扬找出10年前与人合作一件山子之后余下的边角料,从中选出一块重约5公斤者,经过近2年半的反复设计,终于创作了极富新意的玉雕摆件《升华》。
《升华》选用的是俄罗斯糖料,高约39厘米,一对丰腴圆润的玉手执着向上伸展的荷花与莲蓬,双手以下的飘带镂空盘旋、摇曳落地。整件作品精雕细琢,没有现身的观音隐于祥云之中,形态优雅的双手代表了广泽人间的慈悲与喜乐;荷花与莲蓬寓意一个生命的成长周期,是平静祥和中蕴含的勃勃生机……
如果要说题材,此件作品应该称作妙手生花,这也是近年来苏州玉雕界比较流行的一个题材。但是柴艺扬的艺术处理有其独到之处:从双手上盘旋、摇曳的飘带成为整件作品视觉上的一个亮点,虽然双手与身体有着天然的关联度,但是那两根灵动鲜活的飘带却似乎更能让人联想到观音的神秘与优雅。——从5公斤的原料到1082克的成品,《升华》卸下繁缛,空灵悠远,果然得到了最好的“升华”。
由面及点的创新能成正果
悟性极高的柴艺扬在广泛接触各类玉石的基础上,培养出了治玉者最难得的一种感觉:对材质,他可以像伯乐相马一样快速“相石”;对创作,他可以像电脑三维成像那样快速“塑形”。不过,取得此种功力的付出却不是易事。
2002年,柴艺扬应一位俄罗斯玉石商的邀请,到俄料产地进行了几个月的设计工作,“零下几十度的冬天,滴水成冰。我在堆满原石的仓库里选料、构思。找到合适的之后,在一间非常简易的小工棚里,开料,勾图,进行最初的设计,如此处理之后这些原石才能顺利进入我们的口岸。”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这段经历却是他今天评价的“花钱买都买不来的财富”。
敏于学也是柴艺扬的一个特点。从最初入行开始,柴艺扬就知道跟随父母心手相传的学艺是一方面,拓宽视野提升素养是更重要的一方面,10多年前,他陆续用于购买各种图录、典籍的费用就超过了百万元。在打下了传统玉雕坚实的基础之后,近年来,他开始把眼光放到了现代雕塑、油画、动漫、摄影等相关艺术领域,这使得他的创作思路具备了极其宝贵的“通感”,他从不同的艺术层面中精选那些可以聚焦的创意之点,勇于尝试,不断扬弃。到最后,各种性格、气质的玉石原料只是他实现艺术思想的道具,这种自由驾驭的能力才是手艺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