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仿明代玉器?-琢艺轩和田玉 移动版
如何辨别仿明代玉器?
2016-08-23人气:来源:和田玉
  明代玉器对后来的清代玉器,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辨别仿明代玉器,建议从玉料、器型、做工等方面入手。

  从器型来看,仿制的明代玉器皿多见执壶和玉杯,饰物则多仿明玉带饰、玉佩坠。古方指出,明代的高型执壶,扁形,下部比上部宽,此类玉壶定陵有出土,而明代的玉带饰,常见作品有带钩、带环及带板,藏家可参照对比。

  从玉料来说,“明代的玉带饰用料较好,青玉、青白玉者为多,并有少量碧玉制品。而仿制的玉带饰,多数用料有所不及,制假者宁愿选择制作省料省工的玉牌。”古方说。

  从工艺来说,明玉带饰经过盘磨,表面光亮,仿品则远远不及如此精细,或干脆省略了这些工序;而市场上常见的一些仿明代玉器风格的玉佩坠,玉料较差,工艺更是粗糙。

如何辨别仿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的发展分为早、中、晚三期,明代早期:

  是改朝换代的过渡期,为了恢复经济生产,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许多工艺门类处于停顿状态,所以此时的玉器仍旧延续宋元玉器的风格:总体风格趋于简练、豪放和富丽,题材图案受绘画影响较大,玉料较好,工艺细腻,容器较少,甚至还在沿用很多元代的玉器。

  早期的器型主要有玉带板、玉圭、砚、印、笔架、花形杯、佩、牌、簪、人物、鹿、凤、鹦鹉等玉礼器、实用器和佩饰品。

  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较发达,大量富有人文色彩的、小巧玲珑的佩饰开始出现,风格逐渐向纤巧细腻的方向发展,代表器型包括玉带板、冠饰、簪、戒指、童子、鱼、蝉、寿字牌等新器类。

  明代晚期(万历至崇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民间用玉风气浓厚,琢玉工艺有了飞跃的发展,风格趋于纤细繁缛。玉器题材以吉祥图案为主,大型玉质容器如执壶、瓶、炉、杯、盘等大量出现。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为什么明代玉器被称作“粗大明...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南红玛瑙2023-12-15
千件美玉带你领略“扬州工” ...
为弘扬扬州玉雕文化,展示扬州玉雕的精...
南红玛瑙2023-04-18
展现精湛雕刻技艺:上海玉龙奖...
由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主办的“玉龙奖”...
南红玛瑙2022-12-07
端午节辟邪驱毒该佩戴哪些玉器...
在我国民俗中,端午节家家都要悬菖蒲、...
南红玛瑙2022-06-05
琢艺轩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