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石的本色,其中杂质的颜色,玉与石交融处的颜色以及环境变化导致再次变质改变的颜色,这些我们都称为原生色。
次生色有自然的,现在也有人为创造的次生色,二者的相同的是都是由于后天外力改变而形成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靠长期淋滤、光照、分化氧化等自然之力使得原本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后者则是由于人为盘磨、染色等行为造成了颜色变化形成的。
次生色的形成有几种情况:
1、和田玉在空气中自然氧化。此属于天然次生色。玉石在暴露于空气之中时,会受到氧化作用而发生颜色改变,玉石的氧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往往几百年都不定的会有明显的变化,有人研究后得出结论玉石往往需要在自然状态下存放五百年左右,才会出现色变。和田玉的自然氧化还跟玉石材质的细密度有关系,质地越坚韧细密则氧化越不明显,反之,材质疏松者易氧化。
2、和田玉在墓葬中的颜色变化。和田玉在随葬过程中颜色改变属于人工次生色,其次生色形成的原因包括地下的温度、湿度,以及地下的矿物,随葬物成的化学成分等等,古人称之为“沁色”,形象生动说明这一颜色形成的原因。
3、人工盘玩。和田玉制成玉器之后,人长期的盘玩也会使其光泽更加细腻温润,且透明度更强,亦使颜色改变。尤其是出土的古玉,经过盘玩之后颜色改变更大。
4、人工染色。许多和田玉颜色本不完美,而为了卖出好价钱,往往会通过染色的往往改善玉石颜色,也有为了假冒顶级玉料或古玉而进行染色,染色是仿古玉做旧常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