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
行话是一些行业的特殊术语,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经历,当你去买某样东西时,老板跟你说些行业的专业术语,你不懂,一头雾水,所以论懂行业术语的重要性。
山料: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料,一般都是在玉石矿山中开采出来的。
籽料:是指和田玉的原石在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或冰川运动,被分解为大小不等的块。这些和田玉的碎块经过雨雪的冲刷流入河流,再经过河水几百年甚至上万年的冲洗后,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
绺裂:在和田玉内部的裂纹被称为绺,在表现的裂痕则称为裂。合起来就是绺裂,通常用来泛指和田玉料上的裂纹。
水线:水线是和田玉比较常见的一种瑕疵,一般出现在密度较大的玉料上,是一种透明的浅色色带。
毛孔:毛孔是和田玉籽料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由于长时间在流水的冲击和侵蚀下,形成的一种类似于人体毛孔的表皮。这是区分籽料和山料的重要特征。
棉:和田玉的棉和翡翠的棉有点相似,它是和田玉内部的白色结晶体,多为针状或花片状。也是和田玉的瑕疵之一,大多数玉料都会有。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脱胎:指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
皮色:通常是指和田玉籽料表面的颜色,也有人叫“玉皮”、“石皮”。
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赌石:司马迁笔下的那位“赌玉大师”卞和要抱着“和氏璧”痛哭——“神仙难断寸玉”。“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上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
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打眼:有些小器物,如鼻烟壶、扳指、烟袋嘴等,需打眼时,因手不能扶持,得用22厘米-24厘米高的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按木板数块,形状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用时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握扣金刚钻,右手拉绷弓助金刚钻以打眼。现代玉雕业使用专业的打眼工具——超声波打孔机,速度快,效果好。
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玉雕业的行话讲,“七分采,三分磨”。
盘玉:是通过手把玩,或皮肤表面有意识地进行摩擦。但是人体皮肤含有油质,盘完玉后应用干净软毛巾擦掉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