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软玉是一个新产地软玉,被市场接受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最初一些商家对经营青海软玉有不少顾虑,1994年开始有不少信誉好的珠宝商行将青海白玉制品送到宝玉石检测中心做鉴定。有些商家在1994~1996年期间宣称不经销青海玉,以向消费者宣示其经销和田玉制品的品质纯正。也有行业内人士担心青海白玉会毁了和田玉市场;玉石收藏者和消费者也对青海软玉产品心存疑虑。在近年的珠宝市场上,一些青海白玉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常因为担心市场接受程度而不愿言明原料产地。但同行不难发现在这些雕件上看到的“烟灰色的云雾”(烟青玉)和“翠绿色点缀”(翠青玉)正是青海软玉无法掩饰又不忍丢弃的“胎痣”。
造成青海软玉在市场上不易被接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产出地带行政区划属青海省,在新疆销售是冠以“和田玉”名似乎名不正言不顺,称“青海玉”消费者又难以接受。关于青海软玉的名称问题有过许多争论,鉴定机构为此也颇费心思。
第二:产量大,1994年~1995年以及2003年以来是青海软玉生产的高峰期,其中又以白玉为主,产量达到每年数百吨。因此造成玉石价格滑坡,矿山白玉料几百元/千克,成品批发价也很低廉。而同期产出的新疆于田白玉山料价格就高得多,是青海白玉料的 5~10倍。原料几度出现供大于求,使商家不敢囤货。
第三:品质不佳,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是白玉,多数青海白玉颜色呈灰白——腊白色,质嫩色新,被称为新坑料,不太符合和田玉评价的传统眼光,一时难以被同行接受。其中也有例外:青海产青白玉、青玉因其质地细润,水头好、有灵气、杂质少,其价格并不比新疆产青白玉、青玉低。
第四:矿山开采成本低,管理无序。青海软玉产出地属于高原丘陵地区,相对高差小,又靠近青藏出路,交通较为便利,因此开采成本大大低于新疆的玉石矿区。又加上经营秩序混乱,没有合理地调节、分配资源,开采速度过快。造成原料低价倾销,加上产品多数粗制滥造,影响了青海白玉市场的声誉。据新闻报道,青海省格尔木市的国土资源部门竟然以13万元的价格拍卖了一处主要矿山二年的开采权,这样无疑会造成矿老板进行“竭泽而渔”的破坏性开采。
第五:科学研究不足,缺乏正确的宣传,没有及时地研究和推广。
1999年以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海软玉白玉、青白玉的优质老坑料在市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加上资源日益枯竭,货紧价扬,优质青海白玉原料价格达到1000~2000/元千克,在新疆和各地的珠宝玉石商店和展销会上,青海白玉的产品,尤其是手镯销售良好,平均批发价1000~2000元/只,达到了和田白玉批发价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最为可喜的是青海软玉的白玉填补了目前市场上中档白玉的大量空缺,其销售价格与目前玉石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适宜,受众广泛。
通过几年来的经营实践,一些业内人士逐步接受了青海软玉。主要关心的不再是其产地问题,因为所谓新疆和青海的边界仅仅是行政区划而已,在人类文明之前,大自然早已经安排了矿产资源的分布。真正行家的眼光是以质地、颜色,工艺水平上来评价一件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