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发现玉石并钻孔磨制成小件挂饰至今,玉器已经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我国玉料主要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南阳独山玉、河南密玉、陕西蓝田玉、甘肃肃州玉和北京京白玉等,其中以产于新疆昆仑山麓矶河床中的和田玉最为珍贵。但和田玉从殷商时代至今已连续开采4000多年,产量也越来越低,目前价格扶摇直上,尤其是上等白玉、碧玉的价格,每年都出现几倍的上涨,古玉收藏的升值潜力可想而知。古玉器的"三忌"、"四畏":
1、古玉忌油:
古玉应避免接触油腻,因为油脂会封堵玉质的微细孔隙,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来,玉器便不会莹润,透出所谓的“清光”。
2、古玉忌腥:
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卤盐等,对玉器有一定的腐蚀,而导致玉质受损,所以古玉要避免与腥物相触。
3、古玉忌污秽:
古玉忌污秽的道理与忌油相似,即污秽会使“土门”闭塞,而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至反受其浊。因此玩玉前要洗净双手。
4、古玉怕冰:
如果古玉时常近冰,或被冻,则色沁就不活,没有润感,谓之“死色”,甚至使玉质可能会产生裂纹而不可挽救。
5、古玉怕火:
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热源,则可能使“色浆”尽褪,色浆主要是指玉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热,尤其是高温,可导致裂纹的产生,亦可伤及玉质,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
6、古玉怕姜水:
古玉与姜水接触,往往会使已有的沁色黯淡无光。切勿以姜水除去出土古玉的土腥气或腐臭气,如果浸的太久,还会使玉器浑身起麻点。以后即便不断“盘玩”,也难以补救。
7、古玉怕惊怕跌:
即所谓“畏惊气”,是指当佩戴者受惊或不慎将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于硬物之上,重则粉身碎骨,轻则产生裂纹,即使看不见,也不意味其完好无损。因为重撞之下,内部结构总会受影响,即便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纹,也是玉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