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仍然只是一位亲王的时候,曾经命画工与匠人制作了一架十二扇的屏风,每扇屏风上都绘有一位时装美人。其中的一位美人头簪菊花,手里持着一对套在一起的雕花玉连环,眼望门外喳喳报喜的喜鹊,意有所思。
今天的观众已经看不出这个画面的主题,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美人手中套环的含义,不知道,她是手持着古人曾经非常熟悉的玉连环。在当今中国,情人们彼此表达爱意,基本上全靠从西方借来的一套规矩,什么玫瑰花巧克力之类。但是,要知道这世界上不仅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崔莺莺和张生。中国古人的感情世界一样的丰富,在漫长文化传统的熏陶下,所发展出来的表达爱意的词汇,也许比所谓西方人还更其缤纷。
如果细心盘点,我们就会发现,寓意“我爱你”、艺术化、物质化的传统象征精巧华美,多姿多彩,不妨称之为爱的物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传统的表达爱意的特定形式,既建立在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上,也建立在中国高度发达与先进的技术水平之上。如玉连环,就是玉工技巧的结果。
中国人自古推崇美玉,当然,这其实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地质条件有关,本土少有优质的彩色宝石如红宝石、翡翠之类可供开采。无论如何,玉成为几千年来最受珍重的宝物,相应的,治玉工艺也异常高超。其中有一项近乎神话的巧技,玉工利用掏雕技巧,在一块整料上琢出一串圆环,但让这些圆环彼此套在一起,无法分离。
玉环浑圆无缝,使得其相互套合的状态仿佛是天然生成一样,实为人工创造的奇迹。出土商代玉器上就已经带有掏雕成的活链,到了战国时代,玉活环技术变得异常发达,出现了曾侯乙墓出土十六节龙凤形玉佩这样的精彩作品。此后,从铺首、瓶盒的衔环、印纽到耳坠,玉制套环在奢侈品与首饰当中都是活跃的因素。
在如此的背景下出现了玉连环这一种固定的饰品形式,以掏雕技术制成两个互相衔在一起的圆形玉环,这一对圆环形状一样,大小一样,雕饰的花纹也一样,蕴含的寓意则是我愿与你成对成对,情爱永无尽头。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介绍了君王后巧解玉连环的故事。君王后,是春秋战国时齐国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丈夫是齐国的齐襄王,齐襄王当政时,君王后时常为自己的丈夫在治国方面出谋划策。齐襄王离世之后,君王后又协助自己的儿子继续管理齐国。
这一时期,秦国正逐渐强盛,也开始有了吞并诸国的野心。不过秦庄王并没有贸贸然出兵,而是先试探一下诸国对秦国的态度。对于齐国的君王后,秦庄王更多了一份忌惮,因为他知道这个女人很不简单。为了试探一下齐国和君王后,他派遣使节出使齐国。
在齐国的金殿上,秦国的使节行礼已毕,呈上了一个的锦盒,并说,“我国大王听说齐国百姓个个聪明,君王后更是聪慧异常。大王有个难题,想烦劳君王后解答。边说边打开锦盒,里面盛放着一套温润无暇的玉连环。齐国的文武大臣看罢纷纷称奇,赞叹是绝世无双的宝物。使节见百官纷纷赞许,得意洋洋地接着说,请君王后帮我国大王解开这套玉连环。”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家看的都很清楚,这件玉连环是整块玉料雕琢而成,再聪明的人也没办法解开。可君王后却不慌不忙地接过侍从呈上的玉连环看了看,遂传令命侍从取来了一把铁锤。还没等秦国的使节反应过来,就将玉连环砸碎了。
并微笑着对秦国使节说,如此简单,不就解开了吗,秦国使节回过神来,勃然大怒,大胆,这是藐视我秦国,大王绝不会饶恕尔等,定叫齐国瓦解冰消,只见君王后异常平静的笑着说,使节勿恼,这玉连环乃是你国大王请我解的,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才帮了这个忙。秦王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是万万不会和帮助过他的人过不去的。
秦国使节无言以对,回国对秦庄王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秦庄王明白君王后是通过击碎玉连环的举动向自己传递了齐国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了齐国的尊严的信息。应该说君王后击碎玉连环不仅表现了个人的生存智慧,同时也为齐国在外交领域赢得了一场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