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毛料里的“蟒”
翡翠一直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玉石之一,在市场上跟和田玉分庭抗礼,然而有很多接触翡翠的人都认为翡翠市场的水太深,对消费者十分不友好,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翡翠的知识太复杂,太琐碎,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
不熟悉翡翠知识的消费者对翡翠知识中的“蟒”可能会比较陌生。"蟒"是描述翡翠原料风化壳的术语,是指在风化壳上,翡翠中的绿色硬玉条带连续或不连续的表现形态,犹如一条蟒蛇盘卷,多呈绿色至深绿色。
一般判断翡翠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一种依据就看“蟒”的状态分布。由于翡翠的成岩成矿有着不同的时代,因此形成了结构和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硬度的不同,在风化过程中,使翡翠产生差异。
因此,翡翠的蟒带有两种:其一是是对应颜色变化的"色蟒";另一种是对应结构变化的"种蟒"。
在翡翠原石表面,同样的外界条件下,种好的地方抗风化能力强,结构更为缜密,水头更好,称为"种蟒"。一般绿色部分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细粒致密结构比粗粒疏松结构抗风化能力强,所以在风化过程中,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会凸出来,形成"色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