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山认为在创作中,应按照天然玉石的原生的意愿来雕刻它,着力体现出那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简约之美、自然之美。
在玉雕创作之前,他通过对玉料颜色、纹理、图案等的观察,获得“自然”的“审美取向”。他的俏色巧雕,不仅仅擅长利用皮色的变化,同时也擅于玉料的特定形状和色彩的明显反差进行俏色巧雕创作。在题材选择上,张克山继承传统玉雕表现手法,用当下时代的审美对传统玉雕题材进行新的诠释
《一苇渡江》作品便是他的玉雕艺术理念表现的一个典范之作。该作品选材为和田玉青花子料,玉质细度及润度都非常好,白色部分玉质细腻,恰如羊脂,黑色部分漆黑如墨,黑白二色分明,并有部分互相交织,材料极具独特性。
张克山利用和田玉青花子料上层次分明的黑白二色,依照穿插层次分别将白色巧雕成达摩,黑色部分巧雕成翻江之龙,作品巧用玉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一苇渡江》题材,是玉雕中的一个传统题材,主要描绘的是一个佛教中关于达摩的故事。达摩踏浪而行飘然过海。达摩,南天竺僧,南朝时从海路来华,后渡江至嵩山少林寺,被称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禅宗初祖。
张克山在达摩人物表达的时候,更注重内涵的表达,不同于传统表现的尽工艺之静刻画达摩形象。他用洗练的绘画语言,在其佛像写照中更显得从容不迫,利用简约流畅的线条,传出佛像之神韵。正如金人赵秉文评价苏东坡绘画所言:“横说竖说,无非般若”一样,于会心传神处,则无不流露出慈悲喜舍的一派禅机。
在整个作品的设计理念中,也体现出了,一动一静,妙趣乃成的创作思想。利用龙腾之动,衬托达摩人物之静,于动静之中,二者相得益彰。
艺术本身在于变化,这种变化规律的把握,然后以直观地形式表现出来。整个作品层次感强,画面动感十足,并完美展现了达摩勇猛精进的大无畏佛法精神。观其作品,令人仿佛听到龙吟破浪之声,感受到达摩佛法慈悲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