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出土玉石证明,在古代对于和田玉而言,其实是不会留皮的,古人认为皮是脏色。而和田玉在人们的心中却是圣洁的代表,所以一块和田玉拿到手上通常都会先去皮,然后在进行设计雕刻。
皮,也就是古人说的“璞”。 对玉友们尤其初学者而言,皮色是和田籽料身份的证明,如今同样质地的籽料,有皮色和没有皮色的和田玉价值就能相差很多。为什么古代的籽料就很少见带有皮色的呢?
因为古代的籽料主要是从河中“捞出”,皮色较少,即便是有颜色也是比较浅的。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打捞,河中直接可以捞的籽料已经绝迹了。现如今的籽料不是在从老河床砂土中挖出来的就是从雪山中采出来的,因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受环境的侵染,大多都有皮色。而且皮色重、满、艳、美。
清中期 白玉带皮俏雕轻舟泛湖鼻烟壶
对于和田玉而言,在古代确实是不留皮的,玉石雕刻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去皮。然后再进行雕刻。从古代至近代,和田玉一直是没没有皮色的,玉自然在人们心中是一种洁白的象征。
以前人们不留皮色是因为,和田玉是不分山料和籽料的,但之后人们发现了籽料相比山料来说玉质更温润,于是籽料慢慢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宠儿。
巧色巧雕的大量运用始于宋。
自宋代以来,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处。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
一、边料、原生色与土沁色:
前者有单色与多色两种,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后者是入土后的次生变化,有沁门,且在沁色与原玉色间多有明显的过渡扩散晕象。
二、留皮、带糖与沁色、糖沁:
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现的突出点上,原玉带糖部分也与雕刻所要表现的主题有关;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后自然形成,分布不依刻工意志为转移,不仅在突出点上受沁,且入沁过渡现象。
清中期 白玉带皮青鸾献寿带扣改制盖盒
宋代所用玉材以和田白玉、黄玉、青白玉占主流,还有地方玉、水晶、玛瑙等。宋代玉器受当时的绘画艺术影响甚深,清新雅致、形神兼备,极具文人情趣,毫无粗制滥造。
宋代玉器制作工艺有以下特征:
1.圆雕人物、动物的特点概括性很强,刀法纯熟,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2.首开深层立体镂雕制作之先河,为元明清三朝镂雕工艺提供先例。
3.阴线刻比唐粗疏,但委婉流畅,用于服饰上使衣袖有飘动感,凤鸟翅羽、鱼类鳍尾以及花叶多用根根挺拔的直阴刻线刻画。
4.能巧就玉材之色泽,而施以适宜之雕刻,这种工艺称巧雕,玉称巧色玉。巧色玉最早出现在商代,汉代也偶尔有见,宋代这种工艺则被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