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牌是中国传统的玉器器形,并且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玉牌是伴随着古代玉器从出现到发展一路走来的。根据考古发现,玉牌饰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出现了用于赏玩或陈设的玉牌饰,到明清时期,玉牌饰形制多样,用途各异。历代玉牌饰均雕刻有吉祥图案,如良渚玉牌饰刻有龙首纹和神人兽面纹;汉代玉牌饰刻有“龙面纹”和凤鸟式螭龙图案;明清时期的“别子”表达吉祥寓意的手法更多,题材也更丰富。即使不刻图案和文字的玉牌,也有“清白”和“平安无事”的吉祥寓意,在当时深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中国古代玉牌
我们平常所说的玉牌饰通常是指明清两代官僚文人喜欢把玩佩戴的小玉牌,通常佩戴在腰间,清代的北京人(主要是满族人)称其为“别子”。实际上玉牌饰的起源很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有玉牌饰出现,良渚文化玉牌饰多有穿孔,可能用于佩戴。汉代也有玉牌饰,但大多数并非用于佩戴,而是用于玩赏或陈设。不论哪一个时期的玉牌饰,大部分都雕刻有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是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的古代艺术品。
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就有玉牌
良渚文化的玉牌饰是良渚玉器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器型。一般呈扁平形,分为圆形和三角形两种。圆形的玉牌饰中间有孔,有的为素面,有的带有纹饰,往往是边缘雕刻龙首纹。现藏于良渚博物院的一件素面玉牌饰,其中间的钻孔不是常见的圆孔,而是有点像星形,形状特殊,不知古人有何用意。龙首纹玉牌饰的龙首有同向的也有相对的,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双龙首玉牌的龙首为同向,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玉牌饰以龙首相对的居多,其中一件三龙首玉牌饰在外缘等分雕出三个浅浮雕凸面,以阴线和浮雕的手法雕出三个龙首吉祥图案。
三角形玉牌饰比较特殊,一般雕刻有良渚文化的标志神人兽面纹,如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一件三角形玉牌饰采用分割区域的表现手法,使神人兽面纹更加醒目。另外,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收藏有类似“工”字形的神人兽面纹玉牌饰。
汉代玉牌
汉代玉牌饰是中国玉器史上一个特殊品种,在国内外仅发现了数十件。这个时期的玉牌饰有大有小,以单面浮雕兽面纹者为多见,少量有镂空雕的纹饰,可能用于镶嵌家具或陈设。这种玉牌饰的背面光素无纹,正面的兽面纹应为“龙面纹”,因为如果把这种玉牌饰上的兽面图案对折起来,就会看到一个龙头。也有的玉牌饰雕刻有凤鸟式螭龙图案。另外,汉代还有方形、长方形玉牌饰,单面浮雕动物图案,估计也用于装饰。汉代玉牌饰通常用料较好,琢工也很精良,在雕刻手法上阴线、阳线、凸雕、圆雕相结合,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明清时期的玉牌饰主要用于佩戴和镶嵌家具及陈设,少量有其他用途。用于镶嵌家具的玉牌饰形状各异,通常为单面雕琢,以阴线纹雕琢花卉、山水、人物、动物及诗文图案等,镶嵌在家具上有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