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行业有句古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造型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对玉雕图案有更广泛的了解。
玉石原石在普通人看来是僵硬冰冷的,没有生命的气息,但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却是通透的,鲜活的,具有生命的。每一种玉雕都具有它自己的意境。
在玉雕作品中往往会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幅图案”的美术表现形式。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一花一世界作品
玉雕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的内在美。由于我国古代的艺术以诗、书、画为上,故讨论意境的材料多半由诗、书、画而生发。
意境指的是诗词、书画、戏曲、园林等几类艺术中,借助于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而进入无比广阔的空间的艺术意境。
玉雕艺术尽管也属于艺术的范畴,但由于它的创作方式的独特性,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使我国古代的文人美学家们所不为。因为不曾有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也就对艺术大师们如何进行美的创造,很少言及,或避而不谈了。
所谓玉雕艺术,就是利用玉这种特殊的雕刻材料,通过琢、磨等艺术手段,使其呈现为具有特定形态、动作的人或物的形象,借以表达创作者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的艺术。玉雕作品的制作过程,也就是一个将景与情逐渐融合在一起创造意境的过程。
满庭芳
中国玉雕所展现的意境内蕴:
一、形神兼备
玉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之外的神韵。在创作的过程中,玉雕设计师要在原石上雕刻的东西,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水花草,都要斟酌于形神,形神兼备。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件含有巨大穿透力和打动人心的玉雕艺术品。这不仅仅是一种雕琢技巧,而是体现了玉雕人的内心境界,玉雕大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运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艺,而是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
二、灵动之趣
灵动之趣一直是艺术界追求的,让作品灵动起来具有生命的气息。在原石上刻画出有韵味的线条,以展示灵动。在静谧中引出飞动,从常态中超然溢出,纵肆狂舞,追求一脉生命的清流。总之,逢静处就是动起,动处就是思静,动静变化再结合,达到动静和谐,呈现平衡之美,灵动之趣。
三、含蓄隐忍
我们民族有说话委婉、重视内涵、强调涵养、看重言外的意味、形象之外、味外之外的特征,所以含蓄隐忍一直是我们东方民族注重的美好品质。所以在玉雕界也追求一种形如雾里看花且表面上不声张的创造。为了让作品的内部有一种张力,一般通过婉转的表达来达成,这样既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又在含蓄隐忍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四、小中见大
一花一世界道明了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体现了东方美学的一个观点。历来被称之为“尺山寸水”的玉雕更是如此。大到几米高的山子,小到几厘米的玉牌,都是这一观点的体现。在玉雕创作中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在狭小的设计空间里,海纳百川,容天下之大。